热电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热电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兴水强滇启示录大干解水困

发布时间:2020-02-27 11:08:35 阅读: 来源:热电阻厂家

编者按

善治滇者、必先治水,富民强滇、必先兴水。2010年以来,我省遭遇3年连旱,在干旱缺水的现实中,兴水才能强滇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由此,全省上下形成了3年大旱、3年大干的兴水热潮。目前旱情仍在持续,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并引起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如何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如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水利持续发展,如何发展民生水利、把水利建设作为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重要手段?4月以来,本报派出记者分赴昆明、楚雄、大理等州市及水利部门采访调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省水利建设成就经验,深化水情认识,反思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落实“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心,推进全省水利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4月的楚雄,似火骄阳炙烤着大地,但群山之间的青山嘴水库却是一派碧波荡漾、山清水秀的宜人景象,汩汩清流正沿灌渠流向下游的农田。“现在我们正在向元谋县调水,春耕期间计划向该县调水1200万立方米。”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许华荣站在大坝上向记者介绍,青山嘴水库可灌溉农田7.88万亩,在3年大旱中,对保障楚雄市、禄丰县、元谋县的农业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项水利工程,改变了数万亩农田靠天吃饭的境况,保障了楚雄市城区龙川江河道安全,防洪标准从3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使工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让万千百姓受益。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水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掀起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2009年以来,全省大部地区出现连续干旱,大兴水利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共同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3年大旱,3年大干,一项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大量工程建成竣工,发挥效益,有效解决了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痛定思痛 大干水利

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省人民打响了一场迎战旱魔的硬仗,抗大旱、保供水、保民生,一件件硬措施为旱区群众解渴。同时,痛定思痛,我省深入分析灾情出现的原因,瞄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这一关键,下定决心,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投入、更长远的考虑,全面规划和推进水利建设。

云南是水资源大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3,何以连年干旱,处处喊渴?除去自然气候异常、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等原因,“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省水利厅厅长周运龙一语中的。

鉴于此,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富民强滇,必先兴水,全省紧紧围绕提高水保障能力这个重点,大干水利,全面掀起新一轮兴水利、促发展的热潮。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兴水十策”,为全省应对旱情、大干水利指明了方向,并决定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提出到2015年水利投入累计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11年,旱情持续,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结合云南实际,作出了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升到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

2012年3月,省政府与水利部签署了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水利战略合作备忘录,为全方位争取国家加大对云南水利建设政策、项目、技术、人才的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有解决好水的问题,才能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积极踊跃的建设热情,大兴水利的建设场面在全省各地随处可见。“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水利水电投资7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3倍。特别是近3年来,投入增长更加迅猛,全省水利投资规模继2009年突破100亿元后,2011年全省水利投资规模两年间实现翻番,突破200亿元,达到201.2亿元。

有了投资保障,各项重大项目、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润滇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百件骨干水源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滇中引水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相继建成了222座大中小型水库,新增库容15.4亿多立方米,人均库容达252立方米,新增年供水能力19.2亿立方米,人均供水能力达348立方米。全面完成国家专项规划内的541件中型及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启动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有708件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已有398件主体工程完工,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民生为先 水润山乡

眼下,正是移栽烤烟的关键时期,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班德村委会碾房组烟农李洪春在大旱之年却并不为栽烟用水发愁:“我家栽烟的地方有水窖,年前就补好了水,用完了不远处也有抗旱抽水点,拉水补水都很方便。”一口20立方米容量的小水窖,可以满足1亩地的灌溉需要;一条引水渠道的架通,解决了一个山村数百户群众的缺水之苦。大旱之下,广大群众每一个有关“水”的民生问题,都成为了水利工作的优先任务,不让一个群众喝不上水,最大限度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农民在旱灾之年不减收,一系列立足民生、务实高效的措施,推动了民生水利的建设和发展。

水利惠民生,清泉润山乡。全省各地不断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12个大型灌区改造,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抓好水利上山,“五小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以小水窖、小水池、小坝塘、小渠道、小泵站为主的“五小水利”工程160多万件,共解决了132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是“十五”完成数的2.5倍,为改善山区、半山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防控,加大防汛抗旱资金的投入,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临时解决了2370万人、142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注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金沙江、珠江等重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进,以滇池、洱海、抚仙湖为重点的重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村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

3年大旱,3年大干,3年发展。在应对连续干旱,加速度、超常规强力推动全省水利建设发展的同时,水利的改革创新步伐也在加快,认真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功能区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管理保护迈出新步伐。率先在全国基本完成国有水管单位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全省已有11个州市、96个县市区实行了水务统一管理,124个县市区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省委书记秦光荣用6个“最”总结“十一五”的云南水利:政策措施最多、投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强、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效最显著、群众受益最多。这些“最”集中体现了我省“十一五”尤其是近3年来水利发展的新成就。同时,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砥砺前行,奋勇发展,努力发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作用的新起点。

(记者 杨 猛 张 锐 张炯雪)(云南日报)

青少年白癜风

梅毒

杨全兴医生